第64期

2013年6月

論文作者頁碼
The Xingming Cultivation 性命雙修: A Human Potential for Eternal Divinity

摘要

在《莊子》記載中有一種特殊類型的人,稱之為「真人」(完美無瑕的人)。為人的最高境界。「真人」有能力穿梭於天與地之間,掌握陰陽變數,以真氣為體之本,以神為體之元;享受著與天同壽,掌握著與宇宙共始終的能力。一般的人類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嗎?或是藉由祭拜聖靈乃至上聖高真可以達到此永生的領域呢?人類必須在世間上如何做才能到達這種盡善盡美神聖般的境界呢?人類是否有如此的潛能達到神聖純潔的境界?在道家裡,這種人類修成神的方式是靠著藉由兩種獨特的形態的自我修煉,稱之為「性命雙修」(肉體生命與性情同步進行的修煉)和男女雙修(男性和女性同步進行的修煉)。這篇論文讓我們先從道家的性命學開始,進一步探討道家教化中的主張「修真」,而「修真」始於《中庸》所提「性」和「命」的認知。本篇論文也將提出女道士魏華存(西元251-334年)所著的《黃庭經》中特定的修身法。
王蓉蓉

Robin R. Wang

001-010
The Cosmic Dimension of the Spirit

shen 神

in Yangsheng 養生Practice

摘要

從《易經》及〈黃帝內經》引述的上列引文,已經指出神的共性。在它原始的形態中,其潛在力並非兩極化。在中國醫學裡,神的功能經常變成對個人引導及支配的影響力,尤其是道家經典也透露出更包羅萬象的普遍意義。《莊子》及《道德經》特別指出,神作用於個人,同時也經常通達於個人之外。在道家思想中,神的共性非常具有特色,而且也在養生修煉技巧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要如何將神的共性放入具體的養生修煉中呢?我們將要探討神與以下幾個範疇的密切聯繫:虛、無的觀念,無為的修煉,以及道本身。因為這些特性都是道及神的基本特性。我們將會學習如何融合這些觀念到實際的養生修煉裡。所以,神可以被理解為普遍的力量,它不僅能將人與大宇宙聯繫起來,同時也將宇宙的潛能賦與每位人類,最後導向健康與長壽的生活。再者,如同《莊子》所描述,從個體的神逐步平順地轉變為道之整體的神,神是一種連續的流暢的循環過程,而非固定的顯著的狀態。神的這種類似過程的性質也是養生修煉的特質。就「養護生命」而言,養生主要是關懷如何過一種健康、美好、長壽的生活。經由更深入去看《莊子》中不同的故事,我們將要從自由的交流與順暢的交流過程來探討養生的各種觀念:人與其所處的環境自由的交流以及神與軀體間的順暢交流。我們最後將明白,為何與如何這種自由的交流與川頁暢的交流走來自於神的共性功能與神之德。
多米妮可.赫茲

Dominique Hertzer

011-024
Psychosomatic Practice and Kyoto School Philosophies of Zen

Bret W. Davis

025-048
「天人合一」還是「天人分離」-道教氣功商榷

摘要

如果從傳說中的軒轅問道于廣成子時代算起,氣功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發展至今,已成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自我身心修煉的方法。在氣功歷史上,宗教和氣功聯繫密切,因依附於不同的宗教,形成不同的功派,氣功的涵義隨之豐富起來。其中,道教氣功(內丹)是中華傳統氣功的典型代表,它長期流傳於道教內外,並作為道教特有的修煉方法而存在發展。氣功在道教中,主要為得道成仙的目的服務,這也是道教氣功最重要的特點。道教的修煉將人與天地視做統一整體,即「天人合一」的觀點,這一觀念滲透於道教氣功各種功法、功理。但是,根據道教的發展歷程來看,道教氣功追求的得道成仙的目標是無法實現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是存在於修煉者的追求之中。同時,修煉者脫離社會,完全沉溺於自我修煉的世界,這是歷史上道教無法與社會產生互動、不斷更新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對於道教「天人合一」觀的廣泛推崇是從單純哲學角度而言的,與道教的自身發展並不吻合,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在現代社會追求的修煉身心是一種「天人分離」的狀態,對於安撫滾滾紅塵中的焦慮心態、調整身體平衡、維護社會穩定、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劉平

Pin Liu

鮑海燕

Hai-Yan Bao

049-060
禪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一的宗教共性

摘要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宗教文化的重要概念。但追求天人合一不僅在中國傳統宗教中,而且在其他各種宗教中都有所表現,具有宗教信仰的共性。禪修冥想是宗教實踐中發展而來的一種讓人抵達其內在神性所在,進而進入天人合一境界的修行途徑和神秘體驗。禪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一從近代有代表性的宗教心理學家那裡得到理論闡釋和支持。其觀點認為,潛意識是個體靈魂通向神聖的匯合處,是人類自我和超越者之間的內在聯繫,禪修冥想等神秘體驗則是進入潛意識從而與神匯合的途徑。
安倫

Lun An

061-069
整體觀-中華醫學文明與精神鍛煉

摘要

本文試圖以華夏精神鍛煉的淵源、歷史、門類、理論基礎、研究方法諸角度探討其現代價值和未來意義。本文上篇以天人合一整體觀出發,分別從東方古文明的搖籃;中華原創醫學之核心;經絡學說發明之淵藪;精神鍛煉之航燈四方面,論述宇宙整體觀為中華文明所作之歷史性貢獻。本文下篇史海求真。去偽存真,疏理考證古往今來有關精神鍛煉之誕生、形成、發展的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力求還原、恢復歷史的真實面目。人天合一整體觀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裡無論在戰略決策、兵法演繹、生態保護、工程建設、醫學文化均作出了不朽的貢獻。有關精神鍛煉發展的歷史重大事件的厘清以及實是求是的考證有助於深化我們對具有中華特色的精神鍛煉學更深刻的認識。
林中鵬

Zhong-Peng Lin

071-080
象山心學與禪學之異同研究-以工夫論與心性論為考察重點

摘要

由朱、陸之爭所引發象山為禪之印象,成為後世疑象山為禪之儒學公案,對於此,學界已有豐富的研究,然而,在當時不免於禪風影響的時代文化氛圍之下,象山心學之建構難免受禪佛教所影響,然而,象山心學本為先秦儒學之正宗嫡傳,其根本義理性格亦與禪門心法有別,此殆無疑義,故雖象山在其心學之論述邏輯上,工夫論之方法上,乃至接引學人之門庭方便施設,皆可見援引禪門方便之痕跡,然最終仍不能斷定象山為禪,因此,禪佛教對象山心學之影響,只是在心學義理論述形式上,與部分工夫方便的施作上呈現,而象山心學的義理真實性格與禪門心法相去甚遠。
吳建明

Chien-Ming Wu

081-090
論《周易》「時義」對存在與時間之衡定

摘要

《周易》卦爻辭所提示的吉凶禍福之理,所以能夠成為象數之理據,並在義理上產生效力,皆以《乾.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展示的天人合一思考為前題,作為不斷回返人生價值之本源。天地為存有空間之開展,四時為存有時間之延續,主體存有與空間「合德」,與時間「合序」的二向度思辨,即為對《周易》向主體拋示問題的回應途徑。其中,空間性之所以對主體有變有化,一一都在時間性考察中得到定位的確立。也因此,《周易》中「時義」對存在與時間的探析,是《周易》原始反終的命題之源。本論題即由《周易》提示的「時義」線索,以海格德《存在與時間》為參照,展開為:主體內觀存有、外察時變,以存在與時間為主體生命的縱橫二軸,全幅展開為人順觀時序、逆尋主體價值的具體歷程。內觀存有之軸,以蒙昧之開顯,為天理彰示自己的存有特徵,進而內攝其時間性的本質,亦是吾人對存在所經驗到的具體事實。外察時變之軸,則將時間框架宇宙整體的客體形象,回歸於主體本身與天地的相互往來,進而消泯其間理智與對象間主客對立的關餘,使存在與時間相互緊密地,成為吾人貞定生命的縱橫二軸。如此,方能以貼近生命本源的方式,領會《周易》「時義」所以大矣哉之諦,不僅僅是時位對應關係上的美贊之詞,而有捨離時間的限制意義下,回返存有價值的時間意義。
徐敏媛

Min-Yuan Hsu

091-102
析論《易傳》的時中觀

摘要

「中」是周易的重要思想,從《易經》到《易傳》,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要告,將脫離蒙昧、走向自我覺醒的人文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周易的尚中思想,牽涉到體用的功夫與境界,由此而得窺「六爻之動,三極之道」,是涵涉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感應關係,周易之所以貴中,是以「人極」為核心,通過聖人的繼天立極、參贊化育,以致時位之中和、陰陽之中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道德修養的功夫與境界,必須達到「無私無為,感而遂通天下」,方能致天地之極的中和,「保和太和乃利貞」。綜觀諸多相關之討論,均偏重於文獻的綜合整理輿論述分析,對於後進者提供了很多探研的資材。然而,某些論述借用了西方哲學的思想架構來套解推理,以致於與中哲的傳統原貌偏離甚多。因此,本文乃嘗試就六個部分依序探討:一、易經到易傳的尚中之道,二、時中之義一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三、時中之柄一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四、時中之要-無思無為,感而遂通,五、時中之制一窮神知化以致用於天下,六、結論。希望能藉此釐清思想觀念,作出一個不同角度的詮釋。「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筆者相信,這種神明其德、感而遂通天下者,就是《易傳》人文化成的極致,也是《易傳》時中觀的重要精神。
熊怡雯

Yi-Wen Xion

103-118
《法苑珠林》看佛教的生態觀

摘要

佛教是一個高度關注人類社會發展的宗教,具有豐富的環保思想內涵,其關於緣起的理論與現代生態學的觀點高度一致,佛教的環保理念和實踐蘊含著巨大的智慧和價值。本文以被稱為「佛教百科全書」的《法苑珠林》為研究對象,對此書中關於保護自然環境、戒殺護生、慈悲惜福等佛教生態思想進行了考察與歸納,並對佛教生態倫理思想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強調了從生態環保到心靈環保,實現人間淨土的努力方向。
熊江寧

Jiang-Ning Xion

119-132
道家與禪宗修養論中的鏡觀義涵

摘要

道家和禪宗在談論自身境界峙,都主張不落言詮。本文只能依著文字所表達的意義做探討,在思惟的層次中做有限的比較。明鏡可以客觀呈現物象,又能「虛而待物」,也就是說,鏡子的隨緣應物,當中沒有主觀的取捨和執著。道家和禪宗均以鏡來比喻心如實觀照的作用。道家的「如實觀物」,不落於主觀分別,是觀萬物與道齊一;禪宗的「如實觀物」,不落於主觀分別,是以般若智觀萬法皆符合緣起法則,故其本性是空。道家的體證,所以能「不滯於物」,是基於「道」的有無玄同;禪宗的體證,所以能「不滯於物」,是基於般若智慧體會萬法皆「空」,所以表現出一種「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的無執。兩者之鏡喻,均取譬於鏡能「明觀於物」且「不滯於物」的特質。而功夫上,則同樣說「磨鏡」讓鏡子的明性呈現;「不滯於物」的極致,必須到達能所雙忘,以求在俗務得失和生死中超脫;兩者的鏡觀,既是修養過程,也是果智的呈現。其架構上是有相同特點,是故禪宗常常使用道家語彙來傳法。然而,兩者的觀照功夫,其根本的理論根據仍是不同的。
黃馨儀

Shin-Yi Huang

133-154
小舞臺折射出的大歷史-評宋光宇教授新著《城隍爺出巡》

摘要

迪化街,是臺灣人最耳熟能詳的一條最古老的街道,被譽為台島財富「第一街」,800米狹長的街區曾創下數千億的資產,往昔的輝煌至今為人樂道,坐落在這條街上的霞海城隍廟與迪化街的歷史究竟有著怎樣的糾葛,宋光字教授的新著《城隍爺出巡:臺北市、大稻埕與霞海城隍廟會一百二十年的旋盪(1879-2000)》將從專業的角度為您解開這個秘密。專書作為《臺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初編)之一由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於2013年3月出版。作者宋光宇,1949年出生於臺北市,祖籍新江寧波,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出身,獲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佛光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陳文俊

Wen-Jing Chan

155-162
新書訊息: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宗教哲學編輯部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