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

1998年7月

論文作者頁碼
論宗教在新世紀所應扮演之角色李志夫001-008
後現代社會中的後現代宗教吳寧遠009-024
後現代的宗教觀張之滄025-037
新世紀宗教心靈發展的省思-由唯識與新唯識論探討起呂宗麟038-048
宗教情感面面觀張來儀049-059
中華民族多元宗教的共存與發展金澤060-072
老莊哲學的生死智慧王邦雄073-080
簡論道家的人學思想許抗生081-089
道家思想中的「女性主義」林安梧090-097
新世紀道教文化的角色功能李剛098-108
《周易參同契》的丹道與易道張廣保109-132
論道家哲學的現代價值王永智133-143
朱熹對佛教的借鑒與吸取蔡方鹿145-155
儒佛文化的比較研究

摘要

本文對儒家文化與佛家文化的宗旨及修證方法作了比較研究。指出儒家與佛家的根本宗旨是一樣的,都是以自心本性為歸,以入世利人為用。儒佛兩家只是在教化世人的方式及修證的方法上有區別,佛家擅長於用宗教引人自淨其意,而儒家則擅長於用道德使人自我規範。儒家與佛家的教化方式雖然有別,但歸宗不二,都是以自心本性為歸,以入世利人為用。

蘇樹華156-165
論印度宗教對印度哲學思想形成發展的獨特作用唐紹宏166-172
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心理學對靈性問題之研究

摘要

西方自教父哲學以來的神學家為了論証上帝的存在,曾提出各種形上學論証。然而經過十九世紀末自然科學發展的影響,受到實証經驗科學的衝擊,心理學家於是拒斥形上學的根據,反而採用內在心靈的體驗,認為個體的宗教體驗或神祕經驗產生的原因,也可以用人的心理過程和特點加以解釋。宗教隱含的靈性層次,乃宗教心理學與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且都認為透過「提昇意識狀態」的靈修,會引起異常意識狀態,以導向高峰經驗或神祕經驗,這樣也可以獲得「著神」的宗教經驗,如此上帝或神的經驗可以留存在信仰者中間,同時也滿足了個體之心靈對宗教信仰或最高需求的目的。

劉秋固17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