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期

2012年12月

論文作者頁碼
中國人的生命哲學-從儒、道、釋三家思想的整合與會通說起王邦雄

Bong-Hsiung Wang

001-012
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主體性嗎?-試論儒學在後現代語境中的自我定位

摘要

本文之作,基本上是從當代儒學詮釋的分化著手,在參酌近年來大陸學界有關從「後現代」視域重新定位儒學的討論之後,嘗試針對儒學義理性格的歸屬,提出分析。全文分別從兩個議題展開討論。一是儒學的特質是否可以從「主體性」這個概念來規定。另一則是在「後現代」一片反形上學的聲浪中,檢討儒學是否還要維持「形上學」的身分。根據本文的分析,我們發現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在「主體性」概念的運用中,意義並不一致。有時牟先生是要籍「主體性」概念突顯儒家重生命實踐的存在進路,有時則是為了要證成儒學的「自律道德性」,逕自將主體性簡化等同於「實踐理性」。如果我們維持第一個涵義來理解儒家,則儒家與「後現代」的語境調性並無不一致的情形,但若堅持第二個涵義,則不免與後現代的文化氛圍格格不入。至於第二個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若能放棄以「實體」為核心的西方古典形上學的框架,從哲學詮釋學來重新展開天人關係的理解,則儒學是否一定要保留「形上學」這一身分,其實爭議性並不大。
袁保新

Pao-Hsin Yuen

013-023
莊子靈性教育的義蘊及其目的陳德和

De-He Chen

王淑姿

Shu-Zi Wang

025-038
論方以智「三教歸易」的會通思想

摘要

「三教歸易」思想,乃是方以智哲學觀念的核心之一。其以「會通」的詮釋視域來「炮莊」的目的,乃是要強調唯有融合各家精華於一爐,就像「炮製」各種藥材一般地提煉出屬於中國思想的統一性。因此從其「三教歸易」的《炮莊》宗旨觀之,方以智當時是以「藥地和尚」的身份,完成這部「兼容學術」的《藥地炮莊》。準此,從其創作動機看來,他一方面想要為注莊、解莊開放一個新的詮釋視域與方法;另一方面更是藉由《藥地炮莊》的特殊詮釋立場與主張,來反思其所處的明清政權轉移的時代性危機。因此方以智以其「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間」的「會通」思想為基礎,將其融通的學養呈現儒、釋、道「三教歸易」的哲學思想裡,因此從其充滿知識份子處亂世的人生理想與選擇中,更可以看出他個人的時代使命。
陳秀美

Hsiu-Mei Chen

039-055
從「三教同源」論蒲松齡「至情感通」思想

摘要

從蒲松齡藉由「三教同源」之真心、至情,透過其文集與《聊齋》故事中「可捨」、「無欲」、「無悔」等情節,已能體現出「至情感通」的思想。此一「求心之真以顯情之真」,即為儒家「仁心善性」之極致展現。由此即為佛家所說的「真如心」,道家所言的「道心」,故由此情之至、心之真,即為「三教同源」之所在,故其「至情感通」方可化解萬物之隔,使其鬼神可通。由此可知人與物、人與我在心之同源的基礎上,達成「至情感通」的理想、目標。此乃本文從《聊齋》人物之「至情感通」精神,來探討蒲松齡體現「三教同源」之真心、至情的思想意涵與時代意識。
黃麗卿

Li-Ching Huang

057-070
《管子》四篇心學考察

摘要

《管子》一書中對於心之論述主要在〈心術上〉、〈心術下〉、〈白心〉、〈內業〉四篇,四篇旨在論心,由其篇名「心術」、「白心」、「內業」即可看出。然四篇雖言心,卻以「道」貫穿其間。四篇主要論述治心、潔心的內心修養工夫,透過內心修養工夫達到心靜氣理,與道契合的境界。筆者分別從「虛」、「一」、「靜」、「因」四方面來論述其要義。
周貞余

Zhen-Yu Zhou

071-084
伊斯蘭教中的「大同」思想:歷史與現實

摘要

產生于不同文明背景中的伊斯蘭教中並沒有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言完全一致的「大同」思想。但是,如果把「大同」理解為以某種統一性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對理想世界所做的設想和規劃,那麼伊斯蘭教確實有類似的觀念。本文正是以此為出發點,對伊斯蘭教關於理想社會的早期典範、歷史現實和現代困境展開論述,並指出在今天的時代裡,真正的大同也許只可能是在宗教上繼承「有經人」的歷史傳統,實現多樣化的共存;在政治領域,則必須承認現代民族國家的現實,著重於國家內部的治理,推動伊斯蘭社會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方可追求伊斯蘭世界的諧共存與共同發展,進而為人類共同的發展和福祉做出貢獻。
王宇潔

Yu-Jie Wang

085-092
從生命的終極關懷談宗教大同

摘要

本文之主旨在於透過生命存在的終極關懷之探究來論述宗教大同之所以可能的理性基礎,並指出和而不同敬其所異的「和敬」精神應是人類和諧共存同享幸福之道。死亡是生命存在的終極問題,無論其性質為何-斷滅還是斷續,都是在世存有不可迴避的必經之路。沒有死亡就沒有宗教,直面死亡在宗教上就是有關生命的終極關懷。基於對死亡意義之探究所形成的不同信念,不論相信死亡就是斷滅還是斷續,乃造就不同的人生觀。依此人生觀而活,也就是每一個不同的宗教人生。直面死亡,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產生特定的態度,也就是形成某種信仰。任何宗教信仰均有其基依於死亡觀所形成的獨特人生觀,也就是說,宗教對於有關如何存在之生命意義的宣稱,究其實乃來自於此信仰對於死亡之洞見。在此意義土,宗教可以說就是人們直面死亡所形成的對待人生之價值態度。人們基於直面死亡而形成對待人生之價值態度,這種由死鑒生所形成的生命價值觀稱之為「人生觀」不外有三:一世的人生觀、二世的人生觀、三世的人生觀。這三種人生觀皆屬宗教信仰真理,而非科學事實真理。信仰真理必然導致宗教上多元主義的觀點。每一個宗教信仰都可以堅持其真理宣稱,但是對於其它宗教不同的真理宣稱,則應該真誠地彼此互相尊重。宗教對話的相互了解即應著重在此不同的相異處之真確體認上,然而更重要的還在於每一個信仰反思的自我了解,透徹了解宗教上的真理宣稱,其所宣稱的不過是信仰真理而非事實真理,方能生起對於不同宗教的真正尊重。這種「和敬」的精神可以說是多樣性和諧融合的大前提,這應該才是宗教大同的實質內涵。宗教之道,在明死,在安生,在止於至福。宗教乃止於至福的朝聖之旅,而死亡是進入至福樂園的門票,而有不同的入口可以進場,確實需要夠多的入口以容納為數龐大的生命入園歡度幸福,是謂大同。
劉見成

Chien-Cheng Liu

093-112
1920年代迎神賽會與臺北商業體系的形成

摘要

在臺灣,民間信仰的寺廟有許多社會功能。每次大型的廟會活動都能吸引鄰近地區的信眾前來燒香,順便採買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自清代以來,行之久遠。從《臺灣日日新報》上看,在1918年到1920年,有一股迎神賽會商業廣告化的風潮。這股風潮起自臺南,盛於臺北。臺北大稻埕自開埠以來,就是國際質易的商業中心。在這股風潮下,大稻埕的商人發揮最大的創意,把每年農厝五月十三的迎城隍活動,賦以商業廣告的意味。推陳出新,吸引整個臺灣西部各大城市的人,乘坐火車,前來熱鬧。把臺灣西部變成一個完整的經濟體。這是民間信仰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最有名的實例。
宋光宇

Guang-Yu Song

113-147
廿世紀初期臺灣鸞賦觀察-以《全臺賦》為例

摘要

《全臺賦》收錄臺灣自明鄭起始,經清領以迄日治約三百年之間,共計196篇的賦作。檢閱其中為扶鸞所出的賦作,計凡36篇,佔全體的18%強。諸篇鸞賦的善書出版時間,時間上集中在明治29年至大正3年(1896~1914)的近20年之間,集中反映日治前葉的時代性;諸鸞賦發刊地區,分別為宜蘭、基隆、新竹、苗票、高雄、澎湖的13處鸞堂,主要呈現北臺鸞教的區威性。形式上皆採用「限韻」格式的律賦,以關懷現實的題材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兼攝儒、釋、道三教義理,展現健康和諧,宣揚正道。兼具臺灣宗教史與文學史上的雙重價值。
林翠鳳

Cui-Feng Lin

149-160
論涵靜老人在先秦儒家、道家生死觀的承繼

摘要

本文嘗試探討:先秦儒家坦然面對生死、以禮為中心,以及力行、超越天命的生死觀;先秦道家對生死的宇宙觀、自然觀、一體觀與自由觀;再看「自幼沐浴於儒家教化,復深受道家涵育」並「毀家行道,身居深山,參悟宇宙境界,到重墮紅塵,隨分報國」,終身以「天人老兵」自謙的涵靜老人,如何認知與體證其生死觀。涵靜老人承繼先秦儒家的天命思想與道家自然無為的天道思想,開展出「人與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和諧宇宙境界。涵靜老人:「自然是充滿生命的自然,生命是充滿自然的生命」、「吾人在一呼一吸間,生命與自然交織為一」、「人非純粹的人,天非純粹的天;吾人在宇宙中,宇宙在吾人中」即是以自我生命體證宇宙生命的創造體系的例證。「獨立人天上,常存宇宙中」更是涵靜老人畢生力求人類生命與宇宙生命和諧、以撥亂反和為天命職志的救劫生死觀。
沈明昌

Ming-Chang Shen

16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