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作者 | 頁碼 |
---|---|---|
端午節宗教民俗論析摘要
端午節民俗活動多姿多彩,各項民俗都有傳說對其來歷加以解釋。這些傳說是端午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端午節民俗以辟邪禳災為核心,充滿了巫術、原始宗教和陰陽五行等神秘文化觀念,也包含了對張天師、鍾馗等神仙的信仰。端午民俗是一種古代文化「遺留物」,雖然後人對它多有建構,民俗樣式在各地呈現出多樣化特點,然其巫術性、宗教性的本質並沒有變化。但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端午民俗出現了與現代生活方式相適應的新變化。
| 黃景春 李琦 | 001-011 |
伊斯蘭中間主義與中國傳統和諧思想摘要
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東地區興起的伊斯蘭中間主義思潮與中國傳統的和諧思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認為,它們分屬兩種文化體系。在此基礎上,又從各個層面對伊斯蘭中間主義和中國傳統和諧思想的基本內涵進行了比較性的解讀與詮釋。伊斯蘭中間主義和中國傳統的和諧思想之間存在諸多契合點,它們從不同的視域為人類文明的和諧發展與和諧理念的建構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 王鐵錚 | 013-023 |
賽義德.侯賽因.納塞爾:神聖與伊斯蘭傳統的守衛者 | 簡.I.史密斯 Jane I. Smith | 025-041 |
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中的問題意識摘要
涵靜老人所創立的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是在世亂時危的歷史條件下,從宗教哲學的視野出發,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吸收西方先進文化成果,立足人類未來發展,進行綜合創新的結果。本文以1944年在西安出版的涵靜老人所著的《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一書為核心資料,分析這位哲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體系中的問題意識,包括問題意識產生的歷史背景、問題的發現、問題的解析、問題解決的途徑,以便認識涵靜老人早期宗教哲學思想的精神內涵及基本特點,同時在傳承與創新、神聖與世俗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關係中,理解涵靜老人宗教哲學思想體系和傳統文化的聯繫,以及這種思想對當今社會文明進步的借鑒意義。
| 李利安 張麗 | 043-067 |
智慧.責任.愛:我心目中的涵靜老人摘要
涵靜老人的思想中蘊涵著一種超越性的大智慧,從《新境界》文本中可見一斑;涵靜老人的人生實踐體現著一種大責任,此點在天帝教的社會服務中可以獲得充分的印證。而在大智慧、大責任的背後,則是涵靜老人的大愛,這是認識理解涵靜老人理念、行為的基礎。這種大愛對於把握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尤顯難得。
| 王駿 | 069-083 |
碑銘中的北宗禪摘要
禪宗史書中關於北宗的傳承系譜、禪法思想等是比較含糊的,而《全唐文》、《唐文拾遺》、《八瓊室金石補正》等文獻中保存了法如、神秀、老安、普寂、義福、宏正等眾多禪師的碑銘。仔細研讀這些碑銘,可以發現作為禪宗的一派,北宗的傳承法系、禪法思想以及終極關切等諸多重要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正統燈史中往往是被隱沒的。因此,通過對有關北宗碑銘的解讀,以期將北宗的原貌初步呈現出來。
| 韓傳強 | 085-098 |
慈化寺及其普庵祖師述論摘要
天下第一禪林-慈化寺,歷經損毀而名實恒在,曾多次得到詔封御題;普庵祖師遞經宋、元、明三朝先後七次詔封,而被形同如佛出世,上行下效皆供之。慈化其寺、普庵其人交相輝映,在一定的因緣和合下,「天下大慈化」之名於是影響天下,流播海外。
| 王水根 Shui-Gen Wang | 099-111 |
從〈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一語論周敦頤援佛入儒之文學轉化摘要
周敦頤作為宋代理學之祖,其學思立基於儒學而旁涉乎佛道。周子援佛入儒的學術傾向與學說特質,具體而微地呈現於〈愛蓮說〉名句「出淤泥而不染」。必須注意的是:以「出淤泥而不染」描繪蓮花並寓以特定的象徵意義,並不肇始於傳統中國文學,而乃移植自印度與中土的佛教經論。蓮花出泥不染的形象,在佛教的諸多經論當中被靈活地賦予多樣的喻義,其中最重要而常見之兩端,是為:(一)如來生於濁世而不污,以見其褔慧兩足;(二)菩薩入於生死而不染,以見其願深行遠。周敦頤擷取這種佛典中屢見不鮮的蓮花形象與象徵手法,並本於中土儒學而予以文學性的轉化,進而移花接木地將上述兩種喻義改造成修己成聖與兼善天下的儒家理想,亦即:(一)君子生於人世而不隨逐富貴,對比於牡丹而展現富貴不能淫的卓犖風操;(二)君子生於亂世而不隱遁高蹈,對比於菊花而展現捨我其誰的理想和擔當。周敦頤之援佛入儒由是可見一斑。而中國文人吸納與消融外來文化的智慧,亦於是表露無遺。然而,儒家聖賢所體現的現世節操,相較於諸佛菩薩所代表的宗教理想,其襟懷的廣度與時空的維度終究有異。因之,周子的「出淤泥而不染」一語,並非佛學義理的移植,而毋寧是借彼說此的文學轉化。
| 蕭玫 | 113-144 |
馬一浮對《孝經》的佛學解讀摘要
馬一浮在闡釋《孝經》大義時援引了佛教的釋經之法。他視孝為一切德行的根源,以「至德要道」為《孝經》宗趣,以佛教真俗二諦義及依正二報義解釋《孝經》的作用,以佛教三大、四法界等義闡述《孝經》的體性,以《孝經》為六藝的根源和總會。在解釋中馬一浮堅持了儒家的立場,但卻擴大了《孝經》義理闡釋的思想空間,促成了儒學和佛教兩種異質思想的視界融合。
| 韓煥忠 Huan-Zhong Han | 14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