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作者 | 頁碼 |
---|---|---|
古老傳統與現代呼喚-中國傳統宗教與人文精神關係的現代思考(初稿) | 劉仲宇 | 001-014 |
「神仙亦人」:道教人本思想管窺 | 蔡林波 | 015-024 |
天帝教義對中國近代文化的契應摘要
李玉階先生主要採取道教立場,以重建精神、重建道德為教派綱領,以「啟發人類開拓生存競爭思想領域」為教派宗旨;在教義體系構建中,以西方現代科學為根底,提出「和」的核心指向。這些都體現出與近代中國價值觀念、文化追求的合拍,對我們現代宗教理論建設具有啟示意義。
| 李似珍 | 025-032 |
簡論道教尊崇老者的文化特徵及人文精神 | 葛壯 | 033-044 |
試論道教人文精神及其現代啟示 | 丁常雲 | 045-055 |
止於至善:人文精神與莊子的精神超越摘要
依唐君毅先生之論,「人文精神」有廣狹二義。廣義而言,一切學術思想都是人的思想,一切文化都是人創造的。因此,一切文化的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狹義之人文精神則指一種人類之精神的嚮往。本文以為,「人文精神」一詞本身即蘊含一種正面的價值意義,它既是人性向善的翻轉,也是生命境界的向上提昇。「超越性」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意義,這一層意義可以用柏拉圖所說的「走出洞穴」,以及康德所謂的「理性啓蒙」來加以說明。柏拉圖「洞穴之寓」指出受過教育的人與沒受過教育的人在本質上的不同,在此所謂的教育,並非如現代人所熟悉、所理解的進學校學習的教育,那是一種教化,攸關靈魂轉化上升的神聖事業。教育的目的在使靈魂轉離拘蔽不實如影子般的世界,從黑暗轉向光明,終至直視最根本、最明亮的存在-「善」。教育是一種走出柏拉圖洞穴看到洞穴之外太陽底下真實事物的過程,只有走出了洞穴而上升到某種立場,從那裡才可以看到洞穴。教育應該是引導人們走出柏拉圖洞穴的精神昇華歷程。這裡所說「走出柏拉圖洞穴的教育」,就是康德所說的:教育關乎人類天性之完滿,亦即促使成為一個更善的人。事實上這也就是康德所關心的「人類的啟蒙」:人從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狀態中走出。人文並舉之深義在於揭示:人可以向上提昇,超越動物性的存在,成就一種更善的存在。這種人性的超越正是人文精神之核心意義所在,此所言「超越」涵蓋二面向:一指止於至善的向上提昇,二則指向超越的領域上達神聖世界。而既有存在之提昇超越,生命即展現為不同的境界。依哲學家馮友蘭的說法,人生中的境界可分為四種,依序為:(一)自然境界,(二)功利境界,(三)道德境界,(四)天地境界。莊子則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提昇生命境界的精神超越之道,通過心齋坐志之修道階次的步步實踐,依序而進: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入於不死不生,同於大通,與道合一,達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天地境界」,這同時也是人生向上提昇而止於至善的境界。
| 劉見成 | 057-077 |
先秦儒家祭祖之禮中的人文精神 | 梁淑芳 | 079-091 |
金代全真道的入世精神摘要
十二世紀的中國,宋金對峙之際,連年征戰,政治、社會動盪不安。此時王重陽在金朝統治的華北創立全真道。從道教發展史來看,全真道是對傳BV,統道教「弊極則變」的宗教改革。其表現入世苦行的新宗教倫理,深刻影響中國的庶民階層的社會倫理。全真道注重宗教煉養實踐,其入世精神主要表現在真功真行的實踐上,「道上有功,人間有行」,進而功行雙全、全真而仙,此即是「全真」。全真道自王重陽創教,經丘處機弘教,至李道純等合南北二宗,僅一百多年,風行大半個中國。全真道興盛的過程,決非偶然。它把教化的基礎深深地紮在民間社會。它在個人修行上,主張心性修養,輔以煉形煉氣,並將宗教理想落實到日用常777行及社會關懷之中。救人苦難,培功立德,故為全真道鋪陳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對當代道教的發展,仍深具啟發意義。
| 劉煥玲 | 0 93-101 |
《善生經》的生命修持觀 | 鄭志明 | 103-124 |
論黃庭堅書法思想的禪學基礎摘要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首先回顧了宋代禪學的基本特點,同時就黃庭堅與禪學之間的關係做了系統考察,並以此為背景,進一步探討了書法藝術在黃氏的人生遭遇和禪學追求中的具體情況。中篇從對「意」的崇尚和對「悟」的追求、書法本體論的確立、對「法」的態度、書法創作的心態等四個方面,著重討論了禪學對黃庭堅書學思想形成的巨大影響。下篇重點討論了黃庭堅在書法審美上所提出的「韻」的標準,以及如何祛「俗」尚「韻」的方法。結語部分討論了黃庭堅建立在禪學基礎上的「尚意」書風在書法美學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書法美學思想對當今中國書法探索新的發展道路所提供的借鑑意義。
| 何勁松 | 125-147 |
柏拉圖〈費多篇〉靈魂不朽學說初探摘要
柏拉圖生死哲學的基本命題是「死亡是靈魂從身體的釋放」。其對生死哲學的探討主要集中在〈費多篇〉(Phaedo)、〈曼諾篇〉、〈國家篇〉、〈蒂邁歐篇〉、〈斐德羅篇〉、〈智者篇〉、〈法律篇〉等篇章論述中。其中,〈費多篇〉所提到的靈魂不朽學說,來自於對畢達哥拉斯死亡哲學的發展;其內涵分別以古代再生傳說、回憶說、靈魂不毀論、理型論來論證「靈魂不朽」之理。由此揭示哲學家面對死亡所應具備的超然態度,也進一步強調以哲學作為死亡練習之意義。
| 吳建明 Jiann-Ming Wu | 149-161 |
原罪與希望-從赫西俄德「潘朵拉神話」看古希臘宗教的特質 | 程志敏 | 163-173 |
現代性危機及其消解-論齊美爾的後宗教觀建構 | 周來順 | 175-183 |
略論宗教中的意義:以宗教社會學為視角摘要
本文首先指出從社會學研究宗教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內容,並表明意義問題是宗教社會學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然後討論意義的一般含義,並進一步分析意義機制和意義系統,且在此基礎上討論意義與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世俗化等關係,嘗試分析意義問題對於宗教的結構性作用,並把意義機制作為一個主要的宗教功能,由此分析宗教與社會的種種關係。隨後,簡要的討論了韋伯、杜爾凱姆及其他論者在意義問題上的相關論述。最後指出,儘管可以從意義的功能替代上說明宗教世俗化以及退化的原因,但因為宗教的意義結構的特殊性使得宗教不可能完全被其他意義系統所替代。
| 蕭清和 | 185-200 |
瑜珈原理之初探:從伊利亞德《不死與自由》談起 | 黃康綺 | 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