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作者 | 頁碼 |
---|---|---|
從氣到炁的演變探究摘要
孟子一句「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已然揭露古德養氣宗要——養氣而至充塞宇宙,固為天人感應,而與天地合德矣。眾所周知,「養氣」一說是為道教養生主目,自《老子道德經》為「氣」的概念開演存有論大義之後,華夏文化「練氣」絕學已然顯世,其風或可推溯漢朝,至少於晉代許遜的《靈劍子》劈頭第一句「夫欲學道長生,服氣為先」(〈序一〉),即揭「服氣」之說,而《靈劍子.服氣第三》則描述了氣術的修練法則,明示「養氣」通說;然則「氣功」一辭則是80年代中國所創。其間時序間隔甚長,演變難考,而且,若非練家子,也不易講明實義。本文嘗試以實修者湛若水(1949-)《氣的原理》作為參考系,以申論揭明:(一)《老子道德經》中提示的「炁的存有論」──亦即依「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1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42章〉),以及「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第55章〉),以明其大要;(二)依《道藏》提示的練氣通則「〔練氣化精〕,練精化炁,練炁化神,練神還虛」,再對照老子所言以闡釋,「還虛」即回歸天地一體之境,是此,由「氣」到「炁」之演變的涵義,正蘊涵了人們通過修練而超凡入聖的次第和方法,此固當盡力敷陳;(三)例示明儒白沙先生(陳獻章,1428-1500)及甘泉先生(湛若水,1466-1560)師徒援儒入道的終局;要之,白沙誨人不倦,教學以「先靜坐,後讀書」入門,《明史》即載:「獻章之學,以靜為主。其教學者,但令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此為援儒入道於靜坐養氣之一端;再如甘泉獨以高壽作人,不似陽明早逝,故其授業綿長,就學者著重貫通天人的工夫,並展轉發為氣論,用以揭明以心著性大義;而這些修為皆與華夏修道者的氣功思想多少有所冥合,更且,最珍貴的是,明代大儒「援儒入道」的氣論,實已為華夏文化提供了甚值推崇且不同於西學的一種「體驗論」(Experientialism),此亦當通力揭明之。總此,本文之作庶幾能為道家之「氣學」(Chiology)研究,拋磚引玉,略盡綿薄。
| 蕭振邦 Shiau,Jenn-Bang | 001-026 |
從「乾坤六子卦」,解析易學的詮釋與轉化摘要
「乾坤六子卦」,「不僅反映自然天地關係,而且反映了社會家庭倫理關係。以家庭父母子女關係比擬八卦,說明乾坤為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如同家庭之父母」。我們要問此種詮釋是如何產生的?「乾坤六子卦」與「乾坤六子六爻別卦」意義是如何銜接的?這是一個詮釋學的問題,更是一個意義的理解與解釋的創造問題。皆能繼往(批判的繼承),又能開來(創造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面向論證:一是創造詮釋的問題,一是人倫方向的詮釋,一是本體詮釋的延伸。在創造詮釋言,「理解在本質上是創造的,理解的過程是一個創造真理的過程。也正由於這種主觀因素,使『真理』本身具有某種相對性,它是非確定的,不斷流動著的,同時又是多義的」。在人倫方向的詮釋言,「中國古代哲人特別重要視關於人倫的思考」。衡量人倫關係的好壞標準是就是道德。儒家的道德代表即是「三綱五常」。「乾坤六子卦」及「乾坤六子」六爻別卦,即寄寓儒家人倫的「三綱五常」之道。在本體譣釋延伸方面,探求最高的本體,是學人研究學問的目標之一。「古人沿者『天地之上為何物』的思維理路,探尋自然、社會現象背後的本體,並把這個本體視為超越形而下的形而上者」。「乾坤六子卦」,在創造意義上,走向了人倫思想;並在本體意義上,朝向宇宙論的本體詮釋。此種詮釋意義的轉化與發展,代表了如下的特色:其一竭示真理,豐碩內涵,意義永無止盡的創造;其二朝向人倫道德,體仁長人,臻於生存更和諧,生活更完善;其三本體詮釋,追求本根,是人類嚮往的夢,直接探尋存有者的存有;其四易學注疏豐沛,亙古綿長,在於易學研究者接續不斷的詮釋,維揚光大。
| 趙中偉 Chao,Chung-Wei | 027-057 |
中國哲學?中國特色學術典範建立芻議 | 景鴻鑫 Jing,Hung-Sying | 059-070 |
試論朱子的「格物」思想摘要
本文旨在對朱子的「格物」思想作一析論,以期:一者,呈現朱子「格物」思想的各種意義;二者,說明朱子「格物」思想與其「窮理」、「致知」等思想之關係;三者,將研究成果,提供給當代朱子學、宋明儒學與中國哲學研究先進們酌參。全文共由五小節所組成:壹是「前言」。旨在交代本文的問題意識與相關研究事項;貳是「朱子『格物』的『形式意義』」。旨在說明朱子的「格物」,至少具有兩種「形式意義」;參是「『格物』(的『形式意義』)與『窮理』、『致知』之關係」。旨在分別指出朱子的「格物」(的「形式意義」),與「窮理」的兩種關係以及與「致知」的四種關係;肆是「朱子『格物』的『內容意義』(實質意義)」。旨在析論朱子的「格物」,至少具有八種「內容意義」(實質意義)」;伍是「結論」。旨在綜覽全文,並作出六點簡要總結。
| 陳立驤 Chen Li-Shiang | 071-095 |
現代新儒家馬一浮論「佛」、「道」義理之流變:以「學術史」為視域的討論摘要
馬一浮(1883-1967),中國現代大儒,亦為第一代現代新儒家,以「六藝論」觀點著名於世。當前學界多認為他是經學家、哲學家,卻忽略他還是位學術史家。馬一浮融入義理學,企圖改變章學誠(1738-1801)、龔自珍(1792-1841)「經史同源」的學術史觀,故我定名為「義理式的學術史觀」。本文將說明他在儒家之外,如何辨章、考鏡同樣主宰中華文化命脈的「佛」、「道」二家之學術地位、義理源流。從中觀察到:其一,青眼相待佛學。馬一浮認為佛學地位特殊,儒、佛本體可相通,但各有學術源流,故不納入六藝論體系。其二,關於道家,馬一浮嘗經過一番思想的轉折。他年輕時主張「援佛入老,以老解佛」註解《老子》。而後思考轉向,認為老莊道家既為諸子之首,也是繼承六藝流失最嚴重者;最後竟與法家結合,流為黃老,所以馬一浮對此常語帶批判。自微觀而言,我將釐清馬一浮判定儒、佛、道三家的學術定位;宏觀而言,可擴大反思晚清民初「以中釋中」的「中國哲學史」以及「諸子學」研究發展,以及「中國哲學史學科」建置初期,各家如何定位佛、道思想的詮釋面向。
| 李智平 Lee,Chih-Ping | 97-143 |
朱熹「崇儒排佛」思想中的多方建構摘要
朱熹身為宋代理學的指標性人物,對儒學發展的貢獻卓越,朱熹思想從早先的不厭佛禪,到後來的出入佛老、儒佛判教,最終捨棄儒佛會通的方向而走向排佛路徑,大抵站在儒家的立場對佛教進行批評。朱熹的判教思想和排佛論點,每每從儒佛差異處加以闡述,且具備嚴謹的思想體系,不但涉及本體論範疇,也擴充到修養工夫上。本文將從朱熹對「性即理」的主張,對「人倫觀」的重申,對「學習風氣」的重視,對「靜坐涵義」的轉變等脈絡,對朱熹「崇儒排佛」思想的建構內容進行梳理,以探討其中儒佛義理的判教取向。
| 鍾永興 Yung-Hsing Chung | 145-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