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期

2023年3月

論文作者頁碼
傳統學習觀的現代意義──以朱熹「讀書法」展開探討

摘要

學習觀從傳統走向現代之建構,意味著兼取中外教育觀、學習觀融會貫通,保存其優點,汰換其不合適之處。尤其當重視儒家傳統的學習觀,從學習態度、學習要訣,能輔助提升學習效果的好習慣等等,取其精華,融入現當代教育環境之中,厚植其精神內涵,提升現當代教育「技能」與「實用」之外的「素養」與「品德」教育。本文以朱熹「讀書法」為核心,從勤勉與深究、專注與歸類、靜坐與持敬、虛心與切己等章節切入探討,以期對傳統學習觀的現代意義,提出其學術價值與實務上的可行性。
鍾永興

Yung-Hsing Chung

001-018
閩南陽明後學代表潘鳴時家世與家學考

摘要

圍繞明代中後期福建南部陽明後學代表人物潘鳴時的家世、家學及家風,通過深入考察其先世與後裔譜系,整理其家訓史料,揭示其家學淵源與家風傳承。從中發現,潘鳴時故里南靖縣象牙莊車田源於其高祖脫離王朝裡甲戶籍隱居於此,潘鳴時於海澄設縣後由於被引進海澄縣儒學,而遷居海澄縣四五都。潘鳴時之孫、潘庭禮二子潘英思、潘英懋等人認為,潘鳴時的家學淵源可遠溯南宋朱熹高足陳淳的摯友潘武,獲同為陽明後學王志道的認可。潘鳴時的先祖雖與閩學淵源深厚,潘鳴時與其族弟潘桂芳卻成為陽明後學,分屬「浙中王門」、「江右王門」與「粵中王門」。潘鳴時的祖父曾獲其族叔祖、明代名臣潘榮的垂青,潘鳴時早年讀書南靖縣龍嶺岩即深受其祖父的影響。潘鳴時鑽研王守仁《傳習錄》,認為王守仁正「人心」乃其南靖故里移風易俗之道,通過講學、祭祖、鄉約、歌謠等多種形式來「挽回風俗人心」。潘鳴時故里車田雖一時成為周邊聚落爭相效仿的對象,卻最終積弊難返,淪落為潘鳴時生前曾征討的「盜窟」五寨同樣的境地。清初蔡世遠曾對此針砭時弊,導致清廷將其改隸漳浦縣,從此無愧於「閩南正學」故里。
劉濤

Liu,Tao

019-060
艾克哈與莊子的對觀:超脫的神元與坐忘的道

摘要

人用「慧根」智慧「覺」,對神無止境的觀,順服神,須「無我」見,無我是。否定自我、超脫捨空、放下自我、有捨有得,神就能進入人裡面。艾克哈回到神元,其思想中的超脫捨空存有,與北真相互影響呼應,用辯證說明神元。道家最高境界的修行是莊子的心齋坐忘、齊物、養生、德充符、逍遙遊於人間世,自我修練,建構通往道的最佳途徑。心齋是心中無成見,不聽之於耳、心,去除內在自我斷裂(self fracture),穿越過渡(transition),進入隱而未顯的神元。坐忘乃喜怒哀樂皆不入心懷,放下自我,生成變化,入太虛,散發氣韻靈動(Esprit aura,Vibrant halo)的光環,不可指定性(non-specifiability)脫離障礙(dégagement,obstacle)。超越俗世的封閉侷限,徜徉神魂超拔,融入觀道之趣靈,心齋與超脫是「與道/神合一」的方法論。
張宛新

Chang Wan-Hsin

061-084
論《大智度論》的慈悲觀

摘要

大乘佛學菩薩道的修行,離不開菩提心、大悲心與般若的修持,因此「慈悲」在《大智度論》被定位為佛道的根本,而「慈悲心」的行持更是大乘法門行者的特色。印度龍樹菩薩更以「愛念眾生」定義「慈」,以「憐憫眾生」定義「悲」。可見「大慈」是給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是拔除一切眾生苦,「大慈大悲」是願眾生捨離一切苦的因緣,能得一切安穩樂事的利他思想。筆者基於以上的體認,因此在本文中以《大智度論》為依據主軸,先論述《大智度論》的主要思想,進而討論慈悲的意涵、四無量心、《大智度論》中的三種慈悲、「慈悲心」的六度萬行,並且在結論中,提出《大智度論》慈悲思想的啟示,惟有透過以「般若波羅蜜」為重的慈悲心,方能六度相攝相行圓滿慈悲,而達到成佛的彼岸。因此筆者在本文中探討「慈悲」思想的真諦之後,認為慈悲的六度萬行必須以般若智慧為引導,因而菩薩必須修學般若波羅蜜,才能成就無上佛道,這也是般若被尊稱為「諸佛之母」的原因。而《大智度論》說「慈悲」是「般若波羅蜜」之母,佛以「般若波羅蜜」為母,因此「慈悲」亦可說是諸佛的祖母,是大乘菩薩發心立願成佛的根基。並且進一步認為「慈悲」與「智慧」猶如一體之兩面,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只有悲智雙運的慈悲觀,才能彰顯大乘菩薩度眾的菩薩道精神。
高豐英

Gao Feng-Ying

085-107
我在臺灣民間信仰看到神道設教的具體展現

摘要

神道設教是出自《易經.觀卦.彖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聖人以神道設教是否等同於聖人設教?關鍵在「聖」人是否是依循神道而設?如何確定是「天之神道」?擲筊的「筊」(□)是神道設教(敎)的主要器用,神道設教在臺灣民間信仰一直是進行式──神道設教應以傳統為根基,並因時代、環境的變動而應變,且最後與神溝通者有向神進行確認、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神道的程序(惟其通靈,而後能合其吉凶)──才是上下連貫、完整、圓滿的道。
郭弈葳

Guo,Yi-wei

10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