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作者 | 頁碼 |
---|---|---|
民間信仰的神祇功能轉換:以姜甑山和趙公民為比較摘要
前言、東亞的信仰圈之中,不乏神化、造神等運動,最初是源於原始社會的時期,常人對於生老病死、未來、自然、宇宙等敬畏的感悟而構建出,因而產生神化-神祇的本體、形象、神格等自我之創建;隨著先民的心理、生活、社會等狀況之企求,神祇的演變,從簡單化的物神開始,漸趨於複雜化的過程,亦加添不少神祇的功能性,從單一的神祇,演化成多層性的階級、分職性的功能等眾多之神祇群,經由個人、家祀等流傳,擴大為部落、民族、區域等集體式的神祇信仰。第二、民間信仰的神祇功能轉換:民間信仰多是沒有一統性的教義、經典等,亦無上層組織的箝制,而是由下而上、從常民的底層等,自我發展的群體性信仰,其特徵多為:1、與常人的世俗生活較貼切;2、功利的成分居多;3、不多強調宗教的制式化規條;4、類似於世間委辦的協調性角色。第三、姜甑山信仰的神祉功能轉換:大巡真理會的信仰神祇,是九天的最高神明,作為宇宙之中的最高權威者,主宰著天上的最高神;姜甑山宣佈人世之間前所未有的「大巡真理」,用40餘年的光陰,完成天地的公事之後,以解脫超身的方式而升天,臨禦九天最高的帝位。第四、趙公民信仰的神祉功能轉換:趙公民信仰在臺灣的傳播,從中國大陸的福建植入,為因應臺灣的社會光景、廟宇的經營策略等不同,一方面將趙公民的武將神格,演化成為財神的另一神祉功能;另一方面,海島與大陸的時代、區域、方言等差異,趙公民信仰在臺灣的面向,與原鄉遂有相異的講究。第五、結論:以韓國的姜甑山信仰、華人的趙公民信仰等作為比較之論述,可以視出東亞圈在民間信仰的異與同;從民間的角度出發,在神祇的身分、功能等定義上,可以發現出其神祇與常人的生活習性,緊密地結合,並且抒發出常人的宗教心理作用。
| 范俊銘 Fan,Jun-Ming | 001-028 |
論《鹽鐵論》中的法家學派摘要
《鹽鐵論》是漢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文本,延續先秦儒家與法家的思想衝突,呈顯為賢良文學與御史大夫的針鋒相對。觀傳統學界以賢良學派為基準的研究已為普遍,較少有從法家學派的分析出發,故往往演變成以儒家角度去解釋法家價值,故本文旨在釐清賢良文學所批判的法家學派之內涵,或許經由本文剖析後,更有助於賢良文學對於法家學派的批判到位,使其趨於客觀進而成立。
| 李庭緯 Li,Ting-Wei | 029-048 |
六壬仙師原型初探-以傳教師記憶、法本、經籙與神牌為核心摘要
六壬仙師,是民間法派重要的主尊神祇與祀神之一,尤其是閩粵、臺灣與星馬一帶傳承的六壬法派、天和正教(天和門、崑崙法教)、閭山法教等諸多法派教門都有該神的祭祀,或是奉請該神的符咒。有關六壬仙師的原型,目前部分六壬傳教師多指向唐代國師李淳風(602~670),儘管被部分六壬弟子接受,甚至有以李淳風之名予六壬法壇命名。但此說仍有爭議,亦有稱六壬仙師為「先天之神」,以及稱其為「鬼谷先生」。究竟這些說法何者為真,則需要商榷。因此,為研究六壬仙師的身分為何,本研究查考有關六壬法派之相關專著、研究,再蒐集相關法本,以及與六壬傳教師口法,以此整理出諸來源對六壬仙師的見解,進而解讀分析,六壬仙師的可能原型。
| 毛帝勝 Mao, Ti-Sheng | 049-067 |
「三凾教非正教」-論利瑪竇《天主實義》對三一教的批判摘要
利瑪竇在其所著的《天主實義》中不但對佛、道二教有所批判,同樣提出了「三凾教非正教」的觀點。他所謂的三凾教實則是林兆恩所創的三一教,故而利瑪竇對三一教的批判某種程度上也就是對林兆恩「三教合一」論的批判。從利瑪竇對三凾教的具體批判來看大致也是對應林兆恩「三教合一」論中的「道一教三」論和「三門一致」論展開的。儘管利瑪竇對三一教的批判是以傳播天主教為前提,其論證的過程亦缺乏深入的學理依據,但他的觀點至少打破了晚明「三教合一」的主流意識形態,也為晚明士人反思這一思潮有著巨大的借鑒作用。
| 唐哲嘉 Tang, Zhe-Jia | 069-087 |
《老子》與《黃帝內經》養心思想探究摘要
本論文以《老子》與《黃帝內經》養心思想為題,實乃因《老子》與《黃帝內經》其養心思想彼此息息相關,《黃帝內經》的養生,每多取法於《老子》的養生精神,兩者皆是以促進身心健康,以達益壽延年為其目的。《老子》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論述展開其養心思想,並以「致虛守靜」、「清心寡慾」、「尊道貴德」、「專氣至柔」等思想理念來總括其修養心神的目標。《黃帝內經》則秉其基礎之下,延續其精神──道法自然,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之外,並據以拓展其醫學理論,尤特重經脈之間的相互調節功能,如心腎間的水火既濟,引火歸元,彼此相互為用。同時兩者也都認為德性的修養是養心的根本。《老子》與《黃帝內經》的養心思想,彼此相輔相成,醫道同源,相互激盪,為中醫理論開拓更寬廣的道路,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守護健康,以祈能達到「長生久視」的化境。
| 陳元魁 Chen,Yuan-Kui | 089-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