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作者 | 頁碼 |
---|---|---|
元氣包裹,化生天地八方-《太平經》神話思維的分析研究摘要
《太平經》,是我國最早的道教經典。此書的來頭,具有神秘性故事性、及神話性,寓有神話思維。但是,其內容卻有嚴謹的邏輯結構,周延的理論體系,致能成為道教重要的經典。《太平經》的創生過程,除了神話性之外,期望藉此「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此書不僅有神話的特質,且有神話思維的內涵。《太平經》畢竟不是神話,是一部縝密完備,體系周全的經典。《太平經》的內容,其形上思維,是以「氣」作為範疇體系,並以「元氣」作為一切萬物的氣化之源,經由「陰陽氣」的對立轉化,相互變動,氣化萬物,生生不窮。而人類是「萬物之長」、「天地之神統」;內心一直有一股向上提升的力量,意欲上合「元氣」。因此,主張以「守一」之方,體證及提煉「精氣」,「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為明」,成為「無形委氣神人」,就達到了與「元氣」相合的目標。《太平經》,是我國最早的道教經典。此書的來頭,具有神秘性故事性、及神話性,寓有神話思維。但是,其內容卻有嚴的邏輯結構,周延的理論體系,致能成為道教重要的經典。有關《太平經》一書的最早記載,是南朝宋.范曄(398-445,47歲)的《後漢書》。其說東漢桓帝(132-168,36歲)延熹9(166)年,襄楷(?)上書曰:「臣前上琅邪(今山東省青島市)宮崇(?)受于吉神書,不合明聽。」襄楷所上的書籍,即是後來的《太平經》。是由宮崇得自於于吉的「神書」。王明(1911-1982,71歲),以現存《道藏》本《太平經》為依據,參照唐末閭丘方遠(?-902)《太平經鈔》10卷及其他27種引書加以校補,編成《太平經合校》,是目前《太平經》最佳版本。《太平經》的創生過程,除了神話性之外,期望藉此「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此書不僅有神話的特質,且有神話思維的內涵。《太平經》的神話的特性,最直接的呈現。就是明.羅貫中(約1280-1360,約80歲)《三國演義》第29回的〈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針對此書的主要傳授者于吉,具有神話性的推衍。《太平經》畢竟不是神話,是一部縝密完備,體系周全的經典。《太平經》的內容,其形上思維,是以「氣」作為範疇體系,並以「元氣」作為一切萬物的氣化之源,經由「陰陽氣」的對立轉化,相互變動,氣化萬物,生生不窮。而人類是「萬物之長」、「天地之神統」;內心一直有一股向上提升的力量,意欲上合「元氣」。因此,主張以「守一」之方,體證及提煉「精氣」,「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為明」,成為「無形委氣神人」,就達到了與「元氣」相合的目標。根此,《太平經》,從東漢流傳至今,其獨特性與深刻的意義與價值為:(一)神話式創作,辯證式的思維;(二)「元氣」包裹,化生天地八方;(三)「精氣」上合「元氣」,臻於永恆;(四)「守一」養氣保精,躬行踐履。
| 趙中偉 Zhao, Zhong-Wei | 001-031 |
耶穌傳統的處境化詮釋:以新約聖經中的離婚和再婚議題為例摘要
馬可福音中耶穌關於離婚和再婚問題的教導比較激進,屬於早期的耶穌傳統。這些教導在初代教會作爲倫理實施的時候應該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所以馬太福音的作者對耶穌的教導做了一些編修,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添加了一個條件句,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能適應教會內可能遇到的實際離婚問題。因為時空變化以及實際牧養的需要,保羅在教導哥林多教會的時候,以耶穌的教導為基本原則,對耶穌的傳統做了進一步的處境化的詮釋。這個研究對今天教會的信仰生活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 王學晟 Nathanael Xuesheng WANG | 033-060 |
趙貞吉「二通」思想對「佛教不可經世」之回應摘要
明代名臣、大居士趙貞吉的思想以貫通經世法和出世法為主旨,回應了當世諸多儒者對於佛教「可出世而不可經世」的批評。他主張以出世思想力主經世之用,多次以佛教語言勉勵儒者積極經世。其對儒佛關係的定位有別于王陽明「以良知範圍三教」的格局。他以體用圓融的思維取消「經世/出世」二分對立的關係,從而推進了明代儒佛會通的進程。
| 劉琳娜 Liu Linna | 061-076 |
祭祖的傳統建構:與基督教的對話模式為比較摘要
祭祖在華人的社會之中,融合宗教和倫理的行為,實現華人傳統政治的影響;其次、祭祖的傳統建構:運用儀式與象徵的事務,使之與歷史結合,列出中國古籍對於祭祖的紀載、基督教對於祭祖的歷史爭議等,以不同的角度,端視祭祖的議題。第三、近代基督教的對話模式:近代基督教學者對於祭祖的問題,各有不同的討論,本文提出摒棄、取代、實現、調適等對話的空間,突顯出彼此對話所需的清晰性;第四、結論:祭祖在華人之間已傳承千年之久,多已成為華人的生活、宗教、倫理等,基督教與華人傳統相遇的過程之中,祭祖的問題成為雙方長期爭議之焦點,以近代基督教的對話模式,可以重新認知華人傳統的風範,使基督教對此傳統有新興的認知與接受。
| 范俊銘 Fan, Jun-Ming | 077-097 |
閩西南九龍三公信仰研究摘要
圍繞發源於閩西南的九龍三公信仰,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文本分析,重建九龍三公的曆史文化演變歷程。從中發現,九龍三公有中國閩西南漳平劉氏三兄弟、龍岩三兄弟,與閩南漳州華安陳元光部將劉氏三兄弟、華安魏氏祖孫三代、長泰異姓三忠臣以及泉州晉江東石三公等六個來源。“九龍三公”最初均是“淫祀”,既無姓,亦無名,所謂其原型是陳元光部將、中國歷史名人等說法,均是其信眾為爭取合法化身份,請地方精英形塑的結果。所謂“九龍三公”稱號、“嘉應廟”賜額均是清代民間信眾的說法。應根據區域社會歷史變遷,置身更廣闊的時空深入考察。揭示文本產生的過程,分析其原因,還原九龍三公文化應有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 劉濤 Liu, Tao | 099-140 |
論法家學派「以刑去刑」的前提預設摘要
法家是個有爭議的學派,也是人心最複雜的政治群體,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他們或許是人類歷史的毒瘤,或者是人類至功的偉業,千古功過端在執政者的一心一念。在法家專制極權的制度建構中,往往被學者批判於殘忍苛刻而刻薄寡恩,然若撇開實存政治之歷史因素,不討論罔顧法治而率性恣意的掌權者,而以其學理的基礎出發,究竟什麼是法家學派的「以刑去刑」?他們的出發動機以及理想又為何?原來,法家學派「以刑去刑」的出發動機是源於「愛之本」,其富含「民生」、「利民萌」的「民本」思想,並時時擔心人民受到罪惡的傷害,進而透過法政制度文明的建構,執行以合理穩定的利益分配,著實具有整治國家規範並安定社會風俗之意義,而其政治的終極目標則是天下的大同。
| 李庭緯 Li, Ting-Wei | 141-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