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作者 | 頁碼 |
---|---|---|
道觀與家祠-明代卞忠貞公的雙祠記摘要
明代南京曾有晉代忠臣卞壼祠二所,新造之祠在欽天山,舊有之祠附於卞忠貞公墓,而以舊祠更為知名。此祠明代長期處於南京朝天宮道士的管理之下,在朝天宮道士、政府官員和鄉賢的協力下,數經興廢。其中,江都卞氏在嘉靖以後,對忠貞公祠的建設最為徹底,形成了江都與南京卞公雙祠的局面。江都卞氏藉助對南京卞祠的修建,將南都的神祠賦予了家祠的意味,有助於提高江都卞氏一族的地位,這一格局直到清初才因卞氏族人內部的競爭而改變。本文利用多地卞氏族譜所收世系、碑刻等資料,梳理了明代以降南京卞壼祠墓修建的歷史,展現了晚明逐漸興起的家族墓祠與官方道觀之間的利益牽絆,反映了晚明以來地方宗族、官府與國家道教宮觀之間互動的複雜過程。
| 賀晏然 He Yanran | 001-014 |
酬神、融合與交陪-台北小坪頂集應廟輪祀尪公祭典摘要
清初,福建泉州安溪大坪村的張、高、林三姓祖先從大陸渡海來台,沿著淡水河流域,在台北盆地周邊開墾,把家鄉守護神「尪公」帶入台灣,為祂立了「集應廟」。隨著這三姓族人的立足,其家族宗親的集應廟系統也成為北台灣十分重要的張巡信仰體系之一。本文以小坪頂集應廟九年輪祀尪公的豬公祭典為例,關注於尪公祭典的現象、意義與在現代社會仍能保留古老豬公祭典的宗教社會因素為討論主軸。從個案的討論中,可以釐清台北張氏集應廟系統豬公祭典意涵與原因。本文研究發現,九年輪祀的豬公祭典在當代社會具有信徒對神高度酬神的宗教心理,宗教儀式也展現出高度宗教融合。這種民間宗教豬公祭典的包容、多元、分歧的特質,是台灣漢人民間宗教各項科儀的縮影。至於尪公及九年輪祀豬公祭典得以維持的主因,除了宗教領袖的主導之外,與張氏族裔居住於都會邊陲或山上,受到的都市化衝擊較少有關。
| 張家麟 Zhang Jialin | 015-053 |
楊傑在北宋佛教界之地位與影響摘要
有宋一代是文人學士學佛參禪活動全面綻放的黃金時期,諸多朝臣留心釋典、棲心禪寂,與禪門高僧激揚酬唱,以期於徹證,堪稱中國佛教史上文人學士參禪學佛的典範。這其中,無為居士楊傑乃雲門宗重要居士,在北宋佛教界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然長期以來,由於文獻散佚等諸多原因,導致後人對楊傑的研究遠為不足。論文分別從「在禪林中」、「在朝廷中」、「在文人士大夫中」三個方面,探討了楊傑在北宋佛教界內的地位和影響。
| 周智源 Zhou Zhiyuan 余世成Yu Shicheng | 055-073 |
淪為「試金石」的紅蓮們意象述論-基於明代相關小說的考察摘要
在明代小說中,「美女」和「修道者」的故事,雖然具有鮮明的宣教色彩,但由於其生髮背景已被移植於廣闊的世俗內外社會生活之中,因此,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要遠複雜於一般意義上的佛經文學,其中,尤以「美女」人物形象及其文化內涵最為豐富多彩。在明代小說中,「美女」人物形象有三個傳播亞型—試「佛性」之金的紅蓮形象,試「人性」之金的柳翠形象,試「貞潔」之金的路氏女形象。其中,「紅蓮」稱謂並不是一個偶然性的命名,色欲考驗意味是其極為明顯的符號象徵。「紅蓮」的這種符號性色彩,說明紅蓮形象自其產生之初,即不具有小說人物應有的獨立個性;她的存在不過是附庸於「修道者」修證佛性的需要,是一種工具性的人物形象典型而已。不但如此,在「修道者」被試出為非金之時,「紅蓮們」還可能會因為先在的「紅顏禍水」標籤,而不得不在輪迴果報中承擔「修道者」修證佛性失敗的罪責。從這個角度說,「紅蓮們」形象在小說中的地位,不過是「修道者」修證佛性的「試金石」,甚至「替罪羊」罷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蓮」符號的背後其實意味著一個被物化的工具性女性群體—「紅蓮們」,一如「柳翠們」和「路氏女們」。
| 王水根 Wang Shuigen 傅琴芳Fu Qinfang | 075-155 |
人神之界-理性與信仰關係視域下安薩里與康德的宗教哲學比較摘要
安薩里思想通過多種途徑,對近代歐洲知識論學者造成廣泛影響,康德也是其中之一。安薩里與康德的宗教哲學在體系和觀點上體現出極強的一致性,其精神理路是相通的。安薩里和康德都從知識論入手,對人的理性做出限定,劃分出兩個世界,屬於知識的經驗世界和屬於信仰的超驗世界,隨之對獨斷論形而上學做出批判,指出理性不能越界去解釋信仰。隨後安薩里和康德強調道德實踐的重大價值,安薩里把善行看作是接近真主的重要途徑,而康德則由道德推導出了上帝。不同的是,安薩里的倫理學建立在蘇菲神秘主義基礎之上,而康德則是徹底的理性主義倫理學。這種比較是兩種文明體系之間展開的交流和對話。
| 白若萌 Bai Ruomeng | 117-129 |
神話和儀式的創造性功能-造就世界 | 科瑞普 Jeffrey J. Kripal 戴勁Dai Jing | 13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