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期

2017年3月

論文作者頁碼
中國民間宗教與佛教關係新探-以閩西羅祖教為中心

摘要

民間宗教與正統宗教雖然存在質的不同,但差異更多地表現在政治範疇,而不是宗教本身。就宗教意義而言,民間宗教與正統宗教之間沒有隔著不可逾越的壕溝。東漢末年彌勒觀念傳人中土,從西晉起,沙門僧侶舉旗造反稱王者,不勝枚舉,而以「彌勒下生」為號召的彌勒教、大乘教也從佛教中演化出來。彌陀淨土宗世俗化傾向也十分明顯,但從中真正分化出民間教派則在南宋時代。南宋初年,浙江、江蘇分別出現了兩個彌陀淨土宗世俗化教派:白雲宗和白蓮宗即後來的白蓮教。明代,禪宗不但影響心學的興起,同時影響也日益走向下層。明代中葉一支影響巨大的民間教派-羅教倡興於世。羅教思想體系的核心就是禪宗教義。明清時代羅教及其各類異名同教活躍於華北、江南、西北十幾個省份,並公然向白蓮教宣戰,意在取而代之,最終發展成為那一時代首屈一指的大教派。羅教的問世和發展,是禪宗思想在下層社會的一次大傳播,是底層民眾為擺脫現實苦難,追求精神解脫的一種新追求。明末清初,羅祖教傳入閩西,閩西佛教與羅祖教關係密切,晚清民國時期眾多閩西高僧曾皈依羅祖教,視羅祖教為進入佛教的「方便法門」。羅祖教是創建、重興閩西佛教道場的重要力量。當代閩西佛教眾多寺廟亦由羅祖教經堂發展而來。閩西佛教協會在寬容與默許中認可了羅祖教念誦《大乘五部六冊》的活動。佛教與羅祖教原本並非是正與邪的關係,而應該是源與流的關係。在法治化的社會,所謂正統宗教與民間宗教的觀念都應該消失,而代之以傳統宗教和新興宗教的概念。羅祖教自視為佛教臨濟宗嫡傳,其教義本質是心性即本體的禪淨相參,由禪入淨,由淨入禪。流行於贛南閩西的南傳羅祖教,自稱「大乘羅祖正教」、「羅祖大乘門」,「乘門佛弟子」。此支羅祖教的宣卷儀式,教派色彩較濃,上表文要奉請該教派的歷代祖師。儀式類型多樣,有開香、做壽(分老年人,青年人兩種)、祈福、求平安、掃房(除邪氣)、超度、還受生等。這種念誦儀式,沒有道士那麼繁複的法術表演,主要是念、誦、唱經文。開香儀式是羅祖教宣卷儀式的第一個環節,其意在於召請諸神、祖師,宣佈誦念《五部六冊》儀式正式開始。通過儀式活動,禪宗宣揚的明心見性,淨土宗提倡的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等理念落到了實處。
李志鴻

LEE Zhihung

001-023
禪林抑或武林-福建「南少林寺」的疊合記憶探微

摘要

近幾十年來,關於福建「南少林寺」寺址真偽的爭辨一直不斷,多地區捲入所謂南少林文化遺產資源的利益爭奪。這些爭議的背後涉及我們如何處理不斷被疊加或減損的社會歷史記憶和地方歷史重構。追溯福建「少林寺」(禪林)與「南少林」(武林)的疊合記憶過程,有助於我們理性地反思福建少林文化記憶背後的國族想像與悲情史觀。本文從永春《臨濟正傳三十四世壽聖興國禪寺鐵山卓天二和尚合藏塔自銘》契入,揭櫫了作為複數的「福建少林寺」之「燈傳黃蘖」的歷史記憶何以被地方有意無意地淡化,以及作為「武林傳奇」之「福建南少林」所積澱的「抗倭」「反清」的悲情情結,何以被反復的強化,並被變現為當代的「歷史真實」。當代「南少林寺」概念的話語構建說明,「疊合記憶」其實是社會記憶、集體記憶、歷史記憶的一種固有的表現形態。社會記憶在借用各種「社會文本」如歷史文獻、神話傳說、行為儀式、信仰知識、藝術譜系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文化景觀等形式進行傳遞、保存、建構的過程中,會對不同的記憶傳統(個體或群體的記憶、歷史或地方的記憶)進行連續、有機的刻寫、合成(包括選擇忘卻、強化某些要素)、從而疊合為新的社會記憶,並作為建構不同等級的社會認同、文化認同、族群認同、地方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進國

CHEN Jinkuo

025-053
新興宗教「益世康」及其在大陸發展傳播初探

摘要

新興宗教在大陸的發展傳播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湧現的新的社會現象,一直是學界、政界等關注的重點。本文對筆者關注的長期流傳於中國大陸的新興宗教「益世康」的發展傳播做一梳理,以展示其在當代中國大陸社會中的生存狀況,探索其發展模式,求教於方家。
李政陽

LEE Zhengyang

055-077
靜坐鍛煉之終極境界與整體作用探討

摘要

本文探討靜坐鍛煉之終極境界與整體作用,並以涵靜老人在人間及證道後於無形天界之靜坐修持成果為例進行彙整研究。全文共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前言:概要提出靜坐鍛煉的目的;第二部分、論述傳統靜坐鍛煉的層次與境界,並分成三個重點:其一、概要彙整靜坐的派別,其二、靜坐鍛煉的特異現象與神通現象,其三、靜坐鍛煉在生理上的各級進階境界及與大宇宙的交互關係,包括靜坐鍛煉三階段說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及其在生理上的特殊反應、以及與局部空域的交互關係,另探討靜坐鍛煉四階段說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修持境界與效應、以及小宇宙靜參境界與大宇宙五大旋和律的交互關係,再摘要介紹道家修煉的最高境界;第三部分、深入探討靜坐鍛煉的終極境界,亦包含三個重點:其一、肉體與靈體鍛煉的特殊內涵,如:靈體與靈系、煉元神及封靈修煉、以及有關地仙與功果圓滿問題,其二、彙整有形人間及無形天界的修煉場,其三、探索有形人間及無形天界靜坐鍛煉的極致狀態,並以涵靜老人靜坐修持實證內涵為例,進行深入分析,同時提出靜坐鍛煉過程中,人體氣化系統、靈魂意識交集引合網路系統及心性系統之八合一、九合一…乃至十二合一圓形軌道之原理與模式;第四部份、論述大小宇宙聚炁煉丹的終極與作用,亦分成三個重點:其一、大宇宙聚炁煉丹的基本意義:孕育並創造宇宙生命,其二、小宇宙聚炁煉丹的基本意義:修煉證入大宇宙實體,其三、靜坐鍛煉的終極與作用:證入宇宙本體、參贊化育-宇宙之調和、宇宙之生化;第五部分、總結從靜坐鍛煉看生命的終極境界與實證,提出本文呈現之三項意義作為結論:第一、初步解析個體小宇宙無形生命體之幽微結構及內涵,第二、理解小宇宙生命修持熱準與大宇宙天體結構能階之對應關係,第三、認知個體生命在人間與天界修持境界之終極境界與整體作用:修證極胎、參贊化育。
劉劍輝

LIU Jianhuei

079-113
論當代詮釋學的任務

摘要

由於中、西日益深入的學術交流,當代詮釋學的研究獲得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使我們得以從整體上反思中、西詮釋傳統而建構具有更為廣泛適用性的新型詮釋學。自貝蒂建立詮釋學方法論體系,海德格爾與伽達默爾創立本體論詮釋學,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兩者在學界都日漸式微,並未獲得實質性的進展。詮釋學究竟何去何從?我以為藉鑑中國詮釋傳統深厚的思想資源乃是突破詮釋學面臨的發展瓶頸的一種可能選擇。在方法論層面,需要進一步梳理和反思中國經學傳統的詮釋經驗,將之與西方的詮釋方法論整合為一個整體;更為重要的任務,是重新反思“詮釋學何為?”這樣一個詮釋的宗旨問題。我們從孔子解《易》中獲得了一個深刻的啟示,孔子解《易》倡言“觀亓德義”、“求亓德”,凸顯了詮釋的道德向度。在我看來,正是這一向度可有效遏制伽達默爾式的詮釋學滑向詮釋的相對主義。
潘德榮

PAN Derong

115-127
日據初期苗栗鸞書《洗甲心波》初探-以該書的問世及其義理分析為中心

摘要

《洗甲心波》是日據時期,苗栗修省堂(後改為宣王宮)的扶鸞作品,篇幅共有十卷之多,體例相當完善。由於內容以編年體裁編排,故讀者不只能從中認識修省堂的由來,更能明瞭《洗甲心波》的成書過程,以及裡頭所透露的宗教觀念與社會消息。通過這部鸞書,我們可以間接察覺時代變遷的蛛絲馬跡。修省堂的前身為雲梯書院,故該鸞堂成立初期,仍由一批讀書人主其事,並以四湖莊(在今苗栗縣西湖鄉四湖村)劉氏家族為中心,故《洗甲心波》不僅處處流露文人氣息,對於劉氏家族概況,亦往往多所觸及。拙文對《洗甲心波》的探討,主要集中在該書之問世及其義理分析兩方面:就前者來說,筆者關心修省堂與《洗甲心波》間的關係,這部份除了涉及鸞堂內部的問題外,同時也與外部的往來有關。當然,鸞下生與眾神明間的互動,也是十分有趣的問題。以後者而言,《洗甲心波》雖然也包括了鸞詩和行述,但筆者卻更為注重勸誡文論,它們包含了經、引、文、詩、行、銘、論幾種體例,估計共有二十七篇。這些篇幅頗長的文字,完整且集中體現了《洗甲心波》的道德論述,告訴世人何者能為,何者不當為,並再三強調因果報因、絲毫不爽。
劉文星

Liu Wenhsing

12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