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作者 | 頁碼 |
---|---|---|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in Oriental Religious Thought: Human Relations with the Transcendent摘要
我的專題演講要在語意學上釐清東方宗教思想裡的實在結構,著眼於人與超越者的關係。從關於宗教的語意學觀點,我想要探討東方宗教的本質特徵,它包含兩個哲學模式。在中國哲學傳統裡有一個唯實論的哲學模式,以儒家思想為代表,他們主張說,人在日常生活裡經驗到的萬事萬物都是實在的。這個思想將「道」解釋為「天道」和「人道」。孔子認為,一切真實存在的都有個「本質」,一個名實相副的客觀實在。因此,他很重視指稱事物的存有學本質的名字。相對於孔子關於「道」的論述,有另一個哲學模式,以諸如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哲學家為代表。他們強調說,儒家所謂的「道」不是永恆的「道」,後者才是在形上學的意義下整個存有的世界的原始根基。例如說,相對於儒家思想,老子認為事物的名字對於一個永恆而限且絕對無規定性的實在(也就是「無名」的道)的劃界和扭曲。就像中國傳統一樣,印度的哲學傳統,在語意學上也有兩個哲學模式。正如儒家思想所強調的,正理論和勝論思想主張說,實體的、有固定名字的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因此,這樣的思想在哲學上可以說是「唯實論」或「本質論」,正如道家思想,商羯羅的吠檀多派思想主張說,世界是個幻網,由人類意識所造。就語言和實在的問題而言,值得注意的是,道家和商羯羅的吠檀多思想都強調說,名字和客體的關係完全是人為的、不穩定的;在實在的深處,萬事萬物都泯除分別,存在為一個無分別的整體。由宗教的語意學觀點去看,在討論上述東方哲學的兩個哲學模式時,我想要闡明東方宗教思想的實在的結構。
| 澤井義次 Yoshitsugu Sawai | 001-019 |
東方宗教思想裡的實在界結構:人與超越者的關係 | 澤井義次 Yoshitsugu Sawai | 021-030 |
《易傳》與《荀子》天人觀比較摘要
《易傳》與《荀子》在天人觀上有著明顯不同。《易傳》從道德角度規定「天」、「人」,《荀子》則從自然角度規定「天」、「人」。《易傳》主張「天人合德」,而《荀子》則主張「天人分職」。《易傳》有「天命之性」與「外在取法」兩種「天人合一」的模式,而《荀子》則只有「外在取法」一種模式。《易傳》的成聖方式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內在超越之路,而《荀子》走的卻是「積善成聖」的外在超越之路。
| 趙衛東 Wei-Dong Zhao | 031-048 |
陰陽家思維的天人合一摘要
依司馬談〈論六家要指〉,陰陽家做為古代學術流派之一,在六家中居首;而從先秦儒、道兩家思想論述中,也可發現具有豐富的陰陽家思維中的古天文元素在其中,且此一思維在漢代學術中也被融入而發展出明堂制,在易學發展中則有節氣說等。這些都說明陰陽家思維深入中國文化與民間思維之核心。本文旨在論述陰陽家思維的天人合一觀,主要是分就《黃帝四經》、《管子》之〈四時〉、〈勢〉、〈五行〉,以及〈幼官〉、〈幼官圖〉、〈輕重己〉,論述其中所蘊含的陰陽思維以及其天人合一思想,以窺陰陽五行在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發展。
| 郭梨華 Li-Hua Guo | 049-062 |
邵雍的天人之學及其合一之道摘要
「天人合一」觀念是中國傳統思想上的一個基本重要的範疇,《莊子.大宗師》文章開首即言:「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至矣。」自漢以降,思想家們高懸「天人合一」之理想作為學問人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大史學家司馬遷即明白揭示期一生獻身於《史記》之寫作,即以「究天人之際」與「通古今之變」作為歷史學家的神聖使命,而為「成一家之言」的兩項根本性指標。當代國學大師錢穆於其生平最後遺稿中更明確論斷:天人合一觀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同時也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天人關係論」可說是中國思想文化傳統中最基本重大問題之一,「究天人之際」幾乎也可以說就是古代思想家們的共同願景。追求「天人合一」不只是中國人生哲學的一個根本觀點,實乃構成中國文化中最主要生命價值的頂石,而為中國文化之一大特色。宋代大思想家邵雍明言:「學不究天人,不足謂之學。」本文之旨趣即在於闡析展示邵雍天人之學的思想內涵及其上達天人合一的修養之道與生命境界。
| 劉見成 Chien-Cheng Liu | 063-088 |
熊十力體用不二的天人一本論 | 曾春海 Chun-Hai Tseng | 089-102 |
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對當代世界的啟示摘要
道教從「天人合一」思想出發,將外在的自然宇宙視為人生存與發展的根源,以確立自己在自然宇宙中的位置。道教宣導人只有循天道而生活,法自然而行動,才能夠參天地之化育,並成就自己的德性。道教的這種順之以天道,應之以自然,以普遍生命為關懷中心的生態智慧,可以説明我們一方面更好地認識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另一方面則可以促使我們採取積極態度和有效方法來保護人類棲居的自然環境,促使人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關係更加和諧。道教「天人合一」中隱含的人類必須依賴於「整體的福利」,才能實現人類與經濟、文化和環境的共同發展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 孫亦平 Yi-Ping Sun | 103-115 |
Free Will and Ethics of Buddhist Theory of Perception摘要
自由意志是討論道德觀的要素。吾人若無自由意志,無法由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那麼關於道德善惡的討論,似乎意義不大。換句話說如果行為的選擇無法由自己的意志決定,而是由「業報」或「神的意志」等等外在力量決定,那麼似乎就沒必要探討善惡的準則或者行善的意義。本文從自由意志與道德觀的面向出發,探討佛教的覺知理論,包括普通人、禪修者、與覺者的覺知過程中,自由意志如何可能,自由意志與業報的關係,以及善惡的準則及意涵。
| 鄧偉仁 Wei-Jen Teng | 117-133 |
對人間佛教研究的再認識摘要
目前,學界、教界從各個層面對人間佛教展開研究,獲得了豐富成果。但關于人間佛教內涵與主旨的認識,幷不統一。對人間佛教本質的界定,最爲關鍵之處在于釐清人間佛教建設的內容、手段以及現代性三個方面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可以確定自覺覺他、弘法濟世與造就淨土是佛陀對人類的一種終極關懷,此即是人間佛教的理論核心與理念。隨著歷史與空間的展開,人間佛教的理念會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徵及地域特色。作爲當下有限的存在者而言,可以把握住的是在理性與信仰的二律背反間,應時、應機不斷踐行此理念。
| 繆方明 Fang-Ming Miao | 135-158 |
宗教與道德教化摘要
宗教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並經由其體系內的道德教育來完成。面對當代社會的多元環境,宗教內部的道德教育必須做出調整,方能因應。各宗教也應保持開放,共同面對多元社會的挑戰。
| 簡國榮 Kuo-Jong Chian | 159-170 |
福斯塔特戈尼薩文庫形成與研究摘要
福斯塔特戈尼薩文庫是19世紀末,在埃及福斯塔特猶太會堂發現的猶太人文書資料。這些文書資料從10世紀至19世紀,大約25萬件,內容涉及猶太教及猶太人商業貿易、日常生活、語言、文學、醫學等諸多方面。從發現至今,世界各地學者對戈尼薩文獻進行了釋讀、整理、研究,其學術價值被不斷揭示。
| 李大偉 Da-Wei Li | 171-190 |